• 仿生,是從自然界中找答案,伊始於學習自然,進而善用自然,最後與自然合一。經過 38 億年的演化,生物往往從環境變遷中學習到透過競爭、合作、和發展自身特色而賴以生存。"以自然為師”成為我們的立論基礎。過去累積的研發經驗,研發應用光子晶體結構的光學感測器,意外地發現模仿章魚吸盤製備奈米碗(nanobowl)的方法,而且可以發展成為量產實用的技術,初步測試可以產生極大的黏著力,這種奈米吸盤(nanosucker)在文獻和專利上均為首見,相關探討已發表在著名期刊 Nano Letters 中。我們由模仿章魚吸盤衍生許多新穎的技術和理論,於是積極搜尋資料和市場需求,發現可以結合我們的仿生概念和已發展的技術,模仿壁虎、章魚、和貽貝的表面黏著原理,發展出一系列異於添加化學膠黏劑的表面黏著技術,真正作到"想黏就黏,想撕就撕,空間有限,自由無限”的乾式膠帶理念。
  • 此外,近年來生醫領域的研究極為蓬勃,並開啟許多實用的商業模式,尤其是針對台灣及許多先進國家逐漸邁入老年社會,針對老人的抵抗老化、健康照護和疾病預防形成顯學;同時,少子化趨勢使得新生幼兒及孩童的成長在父母眼中至為關鍵,相關的免疫增進、疾病預防和生長照護等亦為重要的研究課題。但現今學術界的研究多集中於某些健康食品、新藥開發、或醫材研究,這些研究確實為人類帶來許多便利和壽命的延長,但由於深受主流西方醫學影響,其中也不乏存在許多無解、難解或副作用甚鉅的醫療技術。
  • 有感於仿生的自然概念,是否可以改善傳統工程作法,並應用到健康工程?本研究中心之研究源自覺察和利用大自然及人體自有的精妙結構和功能,亟待發展出相關的健康科技,因為人體自有一套防禦和恢復的系統,在分工精細的西方醫學主流衝擊下,人們極少觀察自己的「系統」是否正常運作?是否失衡?與許多強力介入的醫療方法相比,天然身體系統之精妙,實不可輕易人為操縱、恣意揮霍,甚至於輕易取代置換,或強行介入。
  • 有關仿生科技的應用,也是透過自然的啟發,開發更適合的工程方法。例如,我們這幾年的目標即是利用仿生概念模仿壁虎、章魚、貽貝等動物的黏著原理,設計表面黏著技術和表面處理技術,開發可應用於半導體或光電製程的加工膠帶(鍍膜、保護、研磨、切割、貼合等製程)、高荷重膠帶、和可用於高溫環境、潮濕環境、粗糙表面、皮膚表面等特殊用途膠帶,並可依照不同應用領域的加工需求進行黏著設計,以解決一般膠帶不夠黏或過黏留下殘膠的問題。
  • 基於利用仿生科技可以創造工程上面解決的新思維,也可以應用於健康工程所的概念、技術、和產品,具有很多延伸研究的價值和實用性,故思考成立本中心,並於103年10月21日第47次研發會議中通過成立工學院院級中心,命名為「健康及仿生科技研究中心」。


I BUILT MY SITE FOR FREE USING